在2015年9月3日举行的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盛典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方队首次向全世界公开展示了三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型空降装甲作战装备。这三款装备分别是:采用最新技术打造的新型伞兵战车、具备强大运输能力的新型伞兵装甲输送车,以及火力惊人的新型120毫米空降自行迫榴炮。这些装备的集体亮相,标志着我国空降兵部队的装甲作战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
这三款新型装备共同构成了我军空降兵部队新一代的装甲作战体系。经过严格测试表明,该体系在火力打击能力、战场生存能力等关键指标上,不仅全面超越了我军原有的空降装甲装备,更是在多个方面超越了俄罗斯空降兵部队最新列装的武器装备,堪称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伞兵装甲作战系统。
让我们首先来详细了解新型伞兵战车的卓越性能。该战车采用了革命性的无人炮塔设计,配备了一门威力强大的30毫米链式机关炮。其火控系统采用了先进的双指挥仪式设计,车长和炮长都配备了独立光电观瞄设备,使战车能够在高速机动中保持极高的射击精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炮塔两侧分别配备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导弹系统:右侧安装的是4枚小型多用途导弹,专门用于摧毁敌方碉堡和压制步兵;左侧则配备了两枚大口径反坦克导弹,可有效打击敌方主战坦克。这种全方位的火力配置,使该战车既能与敌方装甲车辆正面交锋,又能为步兵提供强有力的火力支援,还能对敌方坚固工事实施精确打击,完美解决了空降部队重火力不足的难题。
展开剩余71%在防护性能方面,新型伞兵战车同样表现出色。该车装备了目前最先进的主动防护系统,炮塔两侧各安装了一组双联装拦截弹发射装置,可有效拦截来袭的反坦克弹药。为了提升战场感知能力,炮塔四角都配备了毫米波相控阵雷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炮塔顶部还专门设置了一个垂直向上的雷达天线,专门用于防御攻顶式反坦克导弹的袭击。在告警系统方面,该车在车身两侧和前方都安装了雷达告警传感器、激光告警传感器以及光学探测告警传感器,能够及时发现并应对各种反坦克武器的威胁,配合主动防护系统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
新型伞兵装甲输送车在防护性能上采用了与伞兵战车相同的先进配置,包括同型号的主动防护系统和告警系统,底盘设计也保持一致。由于输送车不需要炮塔,其主动防护系统的雷达被巧妙地布置在车体四角。在武器配置方面,该车装备了一个多功能遥控武器站,配备了一挺采用无链供弹系统的高射速机枪和一具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武器站右侧还安装了两枚反坦克导弹,使这款输送车也具备了与敌方主战坦克对抗的能力。
最后要重点介绍的是新型120毫米空降自行迫榴炮。该装备采用了与伞兵战车相同的底盘,但配备了有人操作的炮塔系统,搭载了一门120毫米迫榴炮。该火炮具有极大的仰角射击能力,特别适合在城市巷战中为伞兵部队提供间接火力支援。同时,该炮还配备了先进的光电观瞄系统,具备直瞄射击能力。除了常规的高爆弹、攻坚弹外,该炮配备了破甲弹和制导炮弹,使其不仅能执行常规火力支援任务,还能参与反装甲作战和精确打击任务。
与我国新型空降装甲体系相比,曾经领先的俄罗斯空降兵装备已显落后。俄军最新的BMD-4M伞兵战车和BTR-MDM伞兵装甲输送车均未装备主动防护系统。虽然BMD-4M配备了一门100毫米低压滑膛炮和一门30毫米机关炮,但缺乏有效的反坦克导弹,且100毫米主炮存在殉爆风险,实战价值受到质疑。BTR-MDM的火力配置更为薄弱,仅有一挺遥控机枪和航向机枪。在迫榴炮方面,俄军最新研发的2S42型120毫米自行迫榴炮虽性能先进,但尚未实现量产,现役主力仍是苏联时期的2S9诺娜迫榴炮,其落后的火控系统严重制约了作战效能。
通过全面对比可以看出,我军新型空降装甲装备在火力打击能力和防护性能上均已大幅领先俄罗斯同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只有俄罗斯和中国实现了空降兵的机械化和重火力化,其他军事强国如美国,其第82空降师和第173空降旅仍以轻型装甲车辆为主,缺乏专业的伞兵战车等重火力装备。
综上所述,我军此次展示的新型空降装甲装备确实代表了当今世界空降兵装备的最高水平。这些先进装备的列装,必将大幅提升我军空降兵部队的作战能力,为未来可能面临的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强有力的装备支撑。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些先进装备的助力下,中国空降兵必将在未来的战场上创造更加辉煌的战绩。
发布于:天津市长宏网-短线股票配资-配资杠杆之家-中国股市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