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泵房可现场拼装,智能焊接机器人、电子机器狗在云端指令下高效工作,工地装上“智慧大脑”……9月17日,长江日报记者在武汉市2025年“质量月”全市市政工程安装项目BIM运用现场观摩交流会现场采访了解到,这个工地运用数字技术与实体工程深度融合,成了高科技云集的“智慧工地”,施工建设变得更智慧、更透明。
据了解,此次观摩“智慧工地”为武汉首条地铁环线12号线园林路站施工工地。中建三局基建投公司承建轨道站后机电工程部分,目前已完成园林路站内精装修、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是全线37个站中第一个实现系统联调的车站。
在消防泵房记者看到,一条身上满是黄色圆点的红色长虫,正顺着蓝色框架攀爬——这是新型装配式组装的消防泵站管道。“以前10天的工期,现在只需6个小时就能完成现场拼装。” 中建三局项目负责人张鹏云介绍,这个消防泵站依托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数字化设计云平台——“云锦”BIM协同设计平台,创新使用智慧装配式施工技术,大幅提升安装效率。
展开剩余55%▲工作人员正在检查装配式消防泵房里的拼装管道。
蓝色、绿色相间的空调水管道,红色的消防管道,橙色的动力桥架,黑色的弱电桥架……记者探访看到,原本色彩单调的空调机房看上去更像是彩色乐园。
张鹏云介绍,这是武汉地铁站房施工中首次应用铝皮彩壳保温工艺建设“彩色机房”,不仅提升观感,也大大便利了后期运维人员运营维护。机房融入“色彩美学+功能区分”设计,以不同颜色区分管线功能:供水采用蓝色,回水采用绿色,空调动力电缆走橙色桥架与配电箱连接,颜色标记明显,防止被意外切断,保障机房制冷连续性。
▲不少人被彩色空调机房吸引过来。
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驱动的“智慧大脑”通过数字孪生、物联网等技术,在武汉市政工程建设中实现智能生产、施工与运维“一模到底”,极大提升生产管理效率。此次“智慧大脑”在地铁12号线的深入应用,不仅缩短调试周期、降低安装成本,还催生“彩色机房”等创新应用,提升了工程品质与运维便利性。目前,武汉市正在建设BIM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平台应用引导、培育新质产业生态,促进BIM技术在建筑和市政工程建设领域的深度应用。
来源:长江日报
end
发布于:北京市长宏网-短线股票配资-配资杠杆之家-中国股市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